四月八去那桐凑热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以前的那桐四月八给我的印象只有个,一是人很多,很热闹,二是东西很好卖,也能卖出好价钱,三是文体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得很,于为什么,我一无所知。近年来,尤其是每年的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落户那桐,并和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合二为一后,随着官方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网络的肆意扩散,对于那桐四月八的历史来源才渐渐清晰起来。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生活在那桐一带的古代骆越人,也就是现代壮族人的祖先,春季在水稻插秧农事活动结束后,都要把梨耙等生产工具洗净收存,并举行系列相应的祭祀仪式,以祈求稻神保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同时也把新做的农具拿去圩场出售或者和人交换,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地方民俗。大约于四百年前的明朝天启年间,受到外来的三界信仰影响,人们把这种传统民俗和三界庙祭祀结合起来,终于形成了传承至今的民间节日“四月八”。建国初期,因为它既是专门祭祀壮族古代农业之神,也是本地农业用具交易最活跃的时候,被官方正式命名为“农具节”。

 

明朝时期,汉文化中的儒、释、道强势介入,受到汉文小说、戏剧的影响,加上长期受到流官的极度歧视和无情打压,本土原生态的壮族文化不断被稀释,出于文化自卑和攀附心理,人们又把那桐四月八说成为纪念释迦牟尼诞辰而立。长期不断的以讹传讹,到后来竟然信以为真了。建国以来,这种说法也偶尔出现在官方媒体里,但是,经过当代专家、学者的严谨考证后,一致认为如今的那桐四月八,是在壮族传统那文化祭祀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三界信仰融合而成的产物,与释迦牟尼真的关系不大。

 

我不是研究本土历史的学者,也不是民俗文化的“砖家”,对于有关历史、学术的问题兴趣不大,四月八去那桐,其目的无非是凑凑热闹,图个开心罢了。


上午八时,包括县城在内的本县圩场,若是往常,街上行人还不是太多,而今天的那桐圩,由于是四月八的缘故,估计街上早就是人声鼎沸了。当我来到时,只见圩场近郊的公路两旁,都停满了各种车辆,有摩托车、手扶拖拉机、面包车、轿车,还有好多辆外地来的旅游大巴,象两条长龙伸延向远方。走进圩场里,果然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到处都是做买卖的摊位!到处都是老板揽客的吆喝声!

 

向阳街,一条不算太长的街道,除了两边林立的商铺,距离走廊三四米的树下,还有很多卖杂货小摊子。除此之外,街道中间还有两排摊子,都是专卖服装的。由于阳光太猛,摊主临时搭建了棚子,并且用油布把三面围起来,这样做,既能遮阳,也为了防止突如其来的雨点淋湿货物。由于摊位太过于密集,来往行人又多得惊人,本来平时就很宽阔的向阳街,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摊主有老的,也有年轻的,有本地人的,也有操外地口音的;有卖中老年服装的,有卖时尚童装的,也有卖各式鞋帽兼金银首饰的。摊子多,行人也多,顾客自然也不会少到哪儿去。顾客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不但要货比三家,还要价比三家,甚至四家、五家有的摊主靠薄利多销吸引顾客,有的摊主则利用人们好货不便宜的心理故意抬高价格,却又偏偏遇到特爱挑剔的主儿为了把货卖出,摊主不得不装出很委屈的样子。于是乎,摊主叫卖声此起彼伏,顾客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一阵唇枪舌剑过后买卖成交,双方皆大欢喜。

 

那桐市场大门对面的整条街上,搭着一排长的棚子棚子里既有本土商家,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板,摊子一个紧挨着一个,货架上的货物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药材、保健品、化妆品、大小玩具应有尽有,碗筷、便溺器,乃至针线、牙签等细小用品也都是不一而足。见到有人走过摊前,摊主们皆是笑容绽放口吐莲花,这个说:质量可靠,价格优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那个说:我这东西可是花大钱从某地进货的“正抖嘢”滴啵,看在你识货的份上,就破例一次优惠你;有的在摊上放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医世家祖传秘方,专治各类疑难杂症”之类的字眼;还有的干脆来个现场演示,以此来证明他的东西确实比同类产品优越N倍以上。


特色美食一条街,也是四月八的亮点之一。人还未到,远远就闻到一股香味,待到走进去,不禁眼花缭乱。有本县特产布泉酸鱼、都结豆腐、乔建熏鱼、雁江粉利、丁当土鸡、那桐狗肉等,还有区内兄弟县区的特色美食南宁水街粉饺、宾阳酸粉、横县木瓜丝、马山黑山羊、环江香猪等。从体型和口音来判断,还有相当部分的摊主来自区外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再看他们的招牌,可谓内容丰富,品种齐全:青海小肥羊、蒙古王刷羊肉、天津狗不理包子、九寨沟爆烤山鸡、海南鲜榨椰子汁、成都蜜蜂手工糖、台湾香辣蟹、泰国榴莲酥……

 

为了多揽客,各摊主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有个摊主穿上和尚服装,扮成猪八戒的模样对着顾客瞪眼睛歪嘴巴,另一个摊主象济公一样穿着破袈裟,摇着破扇子装疯卖傻,有些女摊主则穿上旗袍,一副大户淑女的打扮,一颦一笑之间貌似波澜不惊,却掩盖不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顾客兜里之人民币也”的真实本质。还有一摊卖长沙臭豆腐的,叫“湖南馆”的,除了门框上印着“扑鼻闻其臭,入口尝其香”的广告词,门口还站着两个年轻美眉。她们穿着不太合身的六五式军装,尽管没有半点军人气质,却也吸引了不少食客。

 

在我眼前,有一摊卖蒙古烤肉串的,摊主是个愣头青,正拿着话筒唱歌:兄弟抱一下有泪你就流吧流尽这些年深埋的辛酸和苦辣……客人来时,摊主停下演唱,一边烘烤肉串一边和客人拉家常。客人走后,又马上打开音响深情演绎: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一边唱一边眯着眼睛虽然个子矮小,声音却很有张力,虽然没有穿蒙古袍,却很有几分草原风味,和腾格尔颇为神似。

 

其实,利用音乐吸引顾客,以扩大影响增加竞争力,是很多摊主常用的法宝,这位唱庞龙的歌,又唱腾格尔《天堂》的愣头青仅是其中之一。不远处卖越南鱼露的摊子里,传来悠扬的独弦琴声,旋律缓慢流畅如泣如诉,深深地拨动着过路人的心弦;那边有一对德保县的夫妻,一边做买卖,一边轻轻的哼着《当代天保》、、《Mbanjcuengh sam nyied goreuz nding(壮乡三月木棉红)》的曲调…… 

 

顾名思义,四月八既然美其名曰“农具节”,农具元素应该是主打节目了。这不,不管走到那条街,街上到处摆满了犁、耙、锄、刮、镰、铲、刀、斗笠、扁担、箩筐、畚箕、竹篮、竹椅、簸箕、油茶隔等传统农具,甚至还有箱、柜、凳子、刨壳、木床等精制木质家具和花卉、果苗、土特产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东西。虽然很多竹木做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已经几乎被金属、朔料制品代替,但是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传统的东西还是有很大市场空间。有的人买是为了使用,而一些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也有顾客把它们当成纯粹旅游工艺品买下。


那桐四月八既然是个民俗节日,三界庙祭祀和神像巡游肯定是少不了的,因为它们是整个四月八里的灵魂。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落户那桐后,其规模比历届都大,场面比以前更恢弘。

 

上午,就在河边的三界庙里,隆重的祭祀仪式刚刚结束,那桐社区剧场周围的石台阶上早就站满了观众。一阵雷鸣般的鞭炮声过后,伴随着咚呛咚呛的锣鼓声,一条长长的稻草龙闪亮登场,只见它上下翻飞,迂回穿插,一群雄狮紧跟其后翩翩起舞——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那桐四月八农具节开幕式终于拉开帷幕。

 

隆重的开幕式过后,表演方队轮番上场,连续表演了祈雨、酬雷、祭稻神、祭石铲、祭牛魂等项目。接着,又有半个多小时的原生态壮族山歌对唱。

 

山歌对唱完毕,在喧天锣鼓声中,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神像,是壮族神话传说里的稻神之母---娅王,后面跟着的是三界庙里的神像。接下来,是一名壮汉牵着一头牛,壮汉穿着壮族传统服装,牛不是真牛,而道具牛,很黑很粗壮的,瞪着圆圆的大眼睛。跟在大黑牛后面的,是各个“全副武装”的游行方队,有大石铲方队、那文化方队、壮锦方队、刘三姐方队、狼兵方队、环首刀方队、铜鼓方队等,他们是由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和首府各院校的东盟留学生组成。各个方队按照角色需要,脸上涂满油彩,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或高举鲜花,或挥动道具,一路上向围观群众水、花瓣、糖果、谷种、棉籽、绣球,间杂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弘扬那文化,欢庆四月八!壮乡那文化,精彩四月八!!那桐四月八,有财大家发!!!

 

巡游队伍经过的地方,锣鼓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沿途群众无不止步驻足,向神像行注目礼,商店老板也在门口焚香燃烛恭候神像大驾光临,以此祈求生意兴隆,阖家平安。在闹市区临时搭建的摊子,由于人流太多,空间显得很拥挤,为了消防安全,不能焚香燃烛,不能放鞭炮。然而,当神像从摊前经过,摊主们都争先恐后地叩拜,拜完还奉上一个大红封包。最高兴的还是那些跟着大人来看热闹的小孩,他们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不断地蹦蹦跳跳,有的学着摊主的模样向神像叩拜,有的甚至还跟在巡游队伍后面手舞足蹈。

 

此时,街头巷尾,处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男女老少,个个神采飞扬满怀兴奋伴随着高亢激昂的呐喊声和响彻云霄的锣鼓声,巡游进入高潮,整个那桐圩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看着眼前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声,一股股热浪,一幕幕场景,感觉到南美洲某某部落狂欢节,东南亚某某土著人嘉年华也不过如此罢了。

   

夜幕降临,整个圩场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街道上,商店里,走廊下到处都是拥挤的人群。草草吃过晚饭后,商家放下碗筷又继续和顾客讨价还价很多游客还相当活跃,他们的游兴依然丝毫不减白天

 

此时,不远处的那桐社区剧场传来悠扬的乐曲。连续七八个晚上持续不断的演出,是整个四月八里相当重要,相当精彩的“压轴戏”之一。演出节目有歌舞,器乐,相声、小品,有粤剧,参加演出的有本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某某舞蹈工作室的,有本县各乡镇社区和华侨管理区业余文艺队的,还有花重金请来的外地著名文艺团体和区内外演艺界明星。今晚,上演的是古装粤剧《宝莲灯》,演出单位是广州市青年粤剧团。据说来了很多大佬倌(粤剧界行话,即明星大腕),艺术总监是全国第N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省港奥粤剧界著名文武生丁凡老师。


夜间十一点,演出结束。观众散尽后,街上行人越来越少各家店铺才开始陆续关门,整个圩场总算渐渐平静下来。展销会棚子里的摊子已经停止营业,摊主们并没有离开,他们将在里面守着货物睡到天明明天一早,他们又要早早起床继续营业 

 

几天之后,本年度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那桐四月八农具节终于落下帷幕,老板们赚够了银两,游客们也过足了旅游瘾,人人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外来的老板心满意足地收拾东西打道回府,游客们也背起行囊踏上归程临走前,他们击掌相约:明年四月八,那桐再相聚。

  • 收藏
  • 举报
挺好的,有机会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