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平农贸市场往政府方向走,至一棵古榕树下右转,就进入了“横街”。七十年代时,沿横街走出去不远,就到了县广播站或县水厂。那时我在这俩单位都有朋友,这条街就走得多了。
“横街”虽然不很长,但有二个很有特色的习惯:其一是横街人不说粗口话,这在开口就非鸡即鸭的平马镇,真有点“出污泥而不染”的味;其二是“横街码”,横街人喝酒猜码要“一字清”,报码时纯数码,没有那些“来又过”之类的辅助性话语。输得清楚,饮得利索,绝不拖泥带水,偷奸取巧。我在横街有酒友,多次赴饮,每次这俩项都得以验证。小小横街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小有名气的“刘氏饼家”,就在此间。
从庆平市场另一侧,有一小巷通往芒果街,至小巷一半时左转,就是“狗肉街”。街而名之“狗肉”,可能是解放前至50年代,这条街是卖宰杀后的生狗肉的地方,因而得名。事过景迁,虽然这街上早就不卖狗肉了,但街的花名却传了下来。“狗肉好吃名头臭”,此言不虚。
一直到60年代,“三角塘”都还在。读小学时我去过几次,就位于二幼侧后的那地方。塘不大,但真的是三角形的。
“沙东”泛指从中山市场至港务站那一带的靖逸村,过去只通一条坑洼泥泞的小路,得益于红军亭,为了方便各路大员朝圣,才有了如今的“东港路”。
“椅子岭”位于四平村和升太村的较远的后面。此山高大,状似古代的“太师椅”而得名。该岭路远山高,但还是有人图风水好,把先人的遗骸葬到高坡上。我没上去过,但一想那么高的山,腿脚都软了。那些每年都要不辞辛劳,登高祭奠的人们,何其心诚乃尔!真是想不发都难啊!
“飞机场”大概就在平马粮所对面,“台式”住房小区那一带。
"细河口"是右江河与龙须河出口处相会聚的河口,这里河面宽阔,没建公路桥以前,有车渡,也有民渡.有不少行人喜欢车渡,每人过一次渡交费0.10元.七十年代,这也是一笔钱呢!那时二両肉粉才0.12元,于是有耍小心眼的,专门备一张10元的RMB用于交过渡费,那时这张最大面额的钱俗称"大团结",收费的往往嫌找补麻烦,就不收了.这事我也做过几次,还很灵的.
细河口过去大约五公里,左侧就是龙须河的一个天然泳场,水流平稳,水又不很深,水质比右江河好多了.所以是许多游泳爱好者的福地,简称"五公里".
闲来无事,随意聊些古老的话题,希望有多一些人记得住这小镇的历史,使它不至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琐碎的历史往事,是否也能成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平马的老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