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28 20:39 编辑

                              戏  说
      不知从那年那月开始,“国朝”荧屏上悄然兴起一股“戏说”之风,尤其是台湾和内地合拍的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杀青后,许多有关人物传记、历史片段,乃至散文、小说、文艺评论、新闻报道等,也争先恐后地在标题上冠之"戏说"二字。出于好奇,曾经上百度查看,原来,根据《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所谓的戏说,指的是“附会历史题材,虚构一些有趣或引入发笑的情节进行创作或讲述。”近日闲着无事,上网浏览文艺界旧时往事及当下热点新闻,再结合本人身边种种人之种种现象,颇有感想,故撰此文,权当给读者诸君作茶余饭后之谈资。全文观点,纯属“戏说”,切莫当真,不当之处,务请谅解。
  
                                          戏说之反串
      
      熟悉戏曲和对演艺圈感兴趣的人,对于“反串”这个词语肯定不会陌生吧。
      
      一个本来演旦角的演员,出于某种原因,突然间挂起长长的胡须登台扮演了一个老生,或者一个擅长小生的艺人穿上花旦的行头,扮演了剧中的女一号角色,这就是反串的本意,是旧时戏曲界的专业术语。
      说到旧时戏曲舞台上反串最成功的,莫过于梅派京剧创始人梅兰芳。大家都知道在梅先生的那个时代,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京剧界的四大名旦,他演绎的《贵妃醉酒》不知迷倒了多少观众。身为男性的梅兰芳作为一个旦角演员,本来演的是女性角色(正因为如此,他演杨贵妃不属于反串,演男性角色反而是反串),然而有一次,他却在《辕门射戟》一剧中再次成功反串了吕布这个武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反串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引申出来的含义之一,指的是在影视作品里,女性演员穿男性服装演男性角色,俗称女扮男装,反之亦然,或者明明是一个堂堂七只男儿之身,却要穿女装扮作女性模样,模仿女性的声音唱歌,俗称男唱女声,也是反之亦然。
      在当代影视界里,反串成功的也不乏其人。例如若干年前,台湾地区有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叫《新白娘子传奇》,成功出演男一号角色许仙的不是男性,而是一个叫叶童的女性艺人。在大陆演艺圈,先是欧阳奋强在《红楼梦》里反串贾宝玉一角,后来又有一个穿着女装唱女声的男歌手李玉刚横空出世,轰动了这个神州歌坛,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演艺圈启发和影响,也不知道从那年那月开始,原本是舞台专业术语的反串一词,竟然被活生生引申出第二种含义来。于是乎,不断有艺人反串成功的同时,人们也逐渐玩起反串来,而且瘾头不小,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头。很明显,这里的反串,已经突破舞台专业术语的局限,已经不再是舞台上或者影视剧里的角色反串或者性别反串,而是社会角色和生活角色的反串。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两个北大毕业生抛弃铁饭碗,离开了国家分配的工作单位,去市场卖猪肉那件事吧?多少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但是他们最终都成功了。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象这两位北大才子反串成功的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某人原本是学医的,后来反串去当交警;某人师范大学毕业,不去当人民教师,却在房地产行业闯出一片天地;某人公务员出身,命运偏偏让他反串成优秀的公交车司机等。
      
      上面说的都是反串成功的,而在舞台上和影视剧里,乃至社会各行各业,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也有许多所谓的反串并不是很成功,有的业绩平平毫无起色,有的人财两空血本无归,有的虽然名利双收效益显著,却让行内人士呕吐不止连吃饭都没了胃口。
      在浩浩荡荡的反串大军中,从来不缺乏业界精英和政界高官的身影,由于稀缺性和强大的公众影响力,他们的反串也注定比一般人更具有吸引力和煽动性。
      记得二十年前,为庆祝青藏高原铁路全线通车,某国字号部门在西藏某地举办一场高规格的文艺演出,国内一流乐队、一线演员、顶级歌手轮番登台,可谓精英荟萃阵容强大。当著名歌手韩红站到台上时,主持人请出了该工程某标段的总设计师和她共同演绎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天路》。韩红是当代歌坛的佼佼者,而那个总工程师的唱功却实在不敢恭维,两人并排站在台上,那别扭的样子就甭提了。若干年前,某县出版了一本文集,邀请了几位高官和学者题词,其中包括一位曾在某高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按照一般人的逻辑,著名学者的题词肯定错不到哪儿去,而当我满怀敬意翻开文集,正欲欣赏这位学者的墨宝时,那酷似凶神恶煞张牙舞爪的字体吓得我魂飞魄散,幸亏我有一定心理抗压能力,否则非要当场吐血身亡不可!
      诸如此类的反串,倘若单纯从专业角度来看,本来就是天大的滑稽,属于彻底失败的反串。不过,本人窃以为,在那个特定场合里,那位总设计师反串当歌手和韩红合唱《天路》,甭管唱得好坏,都是对“天路工程”建设者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们没必要说三道四。毕竟,总设计师的本行是工程设计,怎能和职业歌手比唱功?著名学者的本行也仅仅是学术研究,怎能与天天临帖的书法家相提并论?他们的反串,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起着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扩大影响的作用。况且,我们通过换位思考,也就不难得出结论:假设让韩红去当铁路施工员或者桥梁设计师,让某著名书法家去代替题字的著名学者做学术研究,结果会如何呢?肯定又是令人大跌眼镜徒增笑尔。
      政界高官高层精英也好,底层草根平民百姓也罢,或出于纯粹嗜好,或出于虚荣心态,或出于商业炒作,或出于敛财目的(高官给企业题字写牌匾收取润笔费后,批给该企业项目和资金便属于此类,行话称之“雅贿”,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后,此类现象已被杜绝或以显摆为目的,或只想刷个存在感而适当反串一下,本人窃以为完全可以理解。偶尔反串一下换种方式图个开心,只要不跨越底线,无伤大雅且能活跃气氛,何乐而不为?不过,切莫太多太滥,因为隔行如隔山,这个领域你是佼佼者,换个行当你就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偌大江湖,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凭着你那两三下破招式到处显摆,骗骗外行人,忽悠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绰绰有余,一旦过度张扬,被行内高手一语点破,岂不是斯文扫地颜面丢尽?就算不被人当众点破,你就能心安理得地反串下去?
      道理很简单,不是很难理解,可是还有不少人不但毫不在意,而且还反串上瘾了,于是引来一片吐槽之声。近年来,马云的系列反串也引起不少轰动,先是在某高级场合秀了一番毛笔书法,后来又领衔主演了一部长约20分钟的电影《功守道》,并和著名歌手王菲合唱了主题曲《风清扬》。在他个人微博上贴出那部电影的海报上,他和李连杰、吴京、甄子丹、洪金宝等顶级动作明星并排站立,神情十分张扬,俨然一副一线明星的模样。那部电影我没看过,不敢妄加评论,却有幸在网上看到媒体和网民铺天盖地的讽刺,说他毛笔字写得很烂,歌也唱得不怎么样,他和王菲的合作,充其量无非是“专业顶级歌手和业余KTV歌手的活教材”罢了。 更有甚者,还含沙射影称他是“被阿里巴巴耽误的全能型艺人”。
      作为成功商人,著名企业家的马云,人们刻薄的调侃丝毫不能撼动他业界大佬的至尊地位。然而,就凭他那副颜值那等演技那把破嗓子,也配涉足演艺圈当明星?面对着人们的质疑和讽刺,马云不但毫无退缩之意,反而大张旗鼓发表公开声明为自己辩护:“我知道自己唱歌节奏‘经常性失控’,没有定力的歌手和乐队会被我带飞,但真正的灵魂歌手呼唤的是感觉,嘶不嘶(是不是)啊?!”大有“我想干嘛就干嘛,谁也别想拦我”的趋向。更令人可笑的是,曾经如日中天的央视名嘴毕福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反串狂”,不知是不是觉得长期站在台上主持节目过于单调,想换换口味图个开心,工作之余,也爱舞笔泼墨反串当书法家。尽管字写得一塌糊涂,多年来一直被书法界正人士所不齿,更是被广大网民吐槽不已,却因为身上一道道耀眼的光环,让他所谓的“墨宝”卖出了好价钱,还引来了娱乐媒体的极大关注。后来,曾经红得发紫的“毕佬爷”因故告别央视《星光大道》舞台,彻底退出电视节目主持人行列。不知退隐以后,这位骨灰级“反串发烧友”是否还有兴趣继续把“反串事业”进行下去?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连反串都能让人上瘾,睿智如马云者,连盛名如“毕佬爷”者也不能免俗!
                                          2018年10月3日
                                        欲读全文,敬请点击如下连接:
                         http://bbs.rauz.net.cn/rauz-77150-1-1.html

勒布农

2018-10-05 17:25:45

[i=s]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31 14:22 编辑 [/i] [align=left][b][size=5] 二:戏说丑角[/size][/b][/align][align=left][size=4] 戏剧是一门舞台综合艺术,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地方戏曲,西方的古希腊戏剧,还是近现代从国外引进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都能给观众带来很美很美的精神享受。按照我原先的理解,戏剧既然作为一种很美很美的高雅艺术,无论是情节、音乐、唱腔、舞美,还是演员的颜值、服装、扮相等,都应该是 “美”的。如果不“美”,根本不能叫艺术,更没有资格叫高雅艺术。[/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而爱好文艺的我(小编)经过长期的“欣赏生涯”后,才发现“戏(包括曲艺、歌、舞、乐等舞台艺术在内的,人们俗称、泛称的“戏”)”里有些东西不但不美,反而是“丑”不堪言。原来,传统的戏曲、曲艺舞台上,为了剧场效果和吸引观众,专门设置了一个行当。扮演这个这个行当的人,脸上画着花里胡哨的脸谱,身上穿着奇装异服,说的是颠三倒四诙谐透顶的话,唱的是严重变tai不合常理的词儿,滑稽的表情,夸张的表演,常常把观众逗得前俯后仰捧腹大笑。[/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这个角色有时泛称丑角,中国传统戏曲按某种标准细分为丑生、丑旦或者文丑、武丑等几个“亚种”,这个角色的特点可以用“插科打诨”一词来高度概括。又因为他们脸上涂满花花绿绿的油彩,画着稀里古怪的脸谱的缘故,在某些剧种(如京剧等)里又称“花脸”。丑角不是中国特产,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皇宫,就有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穿着褴褛衣衫,帽上系着铃铛的艺人为法老和贵族表演的记录。为了保证票房收入,欧洲各国的民间马戏团也专门设置了“小丑”这种角色,和中国传统戏曲的“丑角”名称稍有不同,却有着同工异曲之功效。[/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正因为丑角(包括国外的“小丑”)有活跃现场气氛,满足人们某些心理需要,提高剧团票房收入等功能,也就有了主创者刻意编排的丑角担纲的剧目,二人转、相声等曲种甚至还完全由丑角来领衔主演呢。[/size][/align][align=left][size=4]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丑角貌似很丑,但是要成为合格的丑角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再加上深厚的表演功底,舞台上的唱念打做还要无一不符合剧情需要,必要时还要根据现场气氛和台下观众来个互动啥的。为了讨得主人欢心,古埃及和古欧洲宫廷的御用小丑不但才华横溢能言善辩,还要有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超级能力。稍一疏忽,惹恼了主人,丢了饭碗是小事,丢了脑袋那就惨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人皆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戏曲(或其他广义上的“戏”)既然是表现美,诠释美的一门舞台综合艺术,而且其中的京剧还是堂堂的国粹文化,却偏偏要一个颜值不高甚至相貌丑陋的人来扮演,还穿着褴褛衣衫,做着古里古怪的动作,说着语无伦次的话,唱着颠三倒四的词儿。想我堂堂大中华,泱泱大国,帅哥美女何其多,净拿些废品来充台面,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此话貌似有理,而当你静下心来认真看完一出戏,却发现丑角亦有诸多可爱之处。他们虽然外表丑陋不堪,却对主人忠心耿耿,哪怕主人陷入九死一生的绝境,始终是不离不弃;他们虽然智商平平,情商也不咋的,做事任性且不讲策略不计后果,一度让观众为之揪心,却往往能歪打正着逢凶化吉;他们武功高强嫉恶如仇,视权贵如草芥,有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气概;他们出身微寒,囊中空空,还有那么些许仇官仇富的所谓“劣根性”,但是,为了落魄秀才的功名前程,为了成全才子佳人的美满姻缘,为了帮助正面人物脱离厄运,他们巧妙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偷,去抢,去拐,去骗。至于反派的丑角,无非是些巧舌如簧两面三刀的主儿,他们的舞台形象无非是仗势欺人助纣为虐落井下石,他们的结局最终都是好不到哪儿去。[/size][/align][align=left][size=4]不管是正直善良的正派丑角,抑或是阴险狡诈的反派丑角,都无一例外扮相丑陋,言行古怪,表演功底也都是无一例外的精湛深厚,他们的作用,无非是让剧场充满笑声,让观众得到快乐,给剧团赢来票房。由此可见,丑角的存在价值不容小觑,丑角不但不丑,反而很美,这种美,不妨称之“另类之美”吧![/size][/align][align=left][size=4]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说,舞台上有的,戏里有的,我们的身边又何尝缺乏过?现实中的反派丑角为非作歹,固然为正人君子所不齿,而更多的正派丑角却是令人肃然起敬,他们言语犀利,能让难题迎刃而解;他们风趣诙谐,让人既深受启迪,又能释放心理压力;他们甚至还很变tai很夸张,却没有半点琐萎,和单纯的耍贫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比起某些富得流油却整天喊穷的款爷富婆,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比起某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幽默大师。[/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也许,容貌端庄的角色看多了,容易引起审美疲劳的缘故,人们需要换换口味,就象吃腻了皇宫里的山珍海味,也想吃民间的山芋红薯是同样道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丑星开始走红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赵本山,一个原本在东北农村演二人转的民间艺人,一个相貌丑陋扮相古怪言语出格的超级丑星,竟能荣登央视春晚舞台上出尽风头,赢来无数粉丝,还当上全国政协委员,可谓风光无限。也许在国内呆久呆腻了,想出国开开“洋晕”,N年前,这位炙手可热的中国当代“第一小品丑星”,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远赴大洋彼岸商演,没想到却遭受美国观众的强烈抵制。理由是其节目内容靠讽刺残疾人、肥胖者、精神病患者取乐,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低级趣味之嫌疑,与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消息传回国内,众皆哗然[/size][/align][align=left][size=4] [/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为什么在国内出尽风头的喜剧小品和大受吹捧的丑星,到了大洋彼岸却不被洋观众买账?是美国观众素质太低,看不懂中国“丑角文化”的精髓,还是本山大叔的节目过于高雅,赵家班的大腕们演技过于精湛而导致曲高和寡?我(小编)百思不得其解。[/size][/align][align=left][size=4] 2018年10月17日0时[/size][/align]

勒布农

2018-10-12 23:11:41

[i=s]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28 20:46 编辑 [/i] [align=left][b][size=5][color=#000000] 三:戏说神剧[/color][/size][/b][/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中国自古盛产鬼神,天上的神仙,阴间的妖魔,荒山野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大小庙宇里的各路神祗,可谓五花八门一应俱全。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鬼神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独树一帜,表现在文艺领域内,就是有“涉神作品”丰富多彩。史书里有关鬼神的记载多不胜数,各种传奇、话本、小说也是琳琅满目,最著名的有《柳毅传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所谓的神话故事,根据个人原先理解,当然是写鬼神的故事了。然而,当本人翻阅许多古代作家的作品后,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被现代人定义为神话的肯定是写神仙鬼怪,如《西游记》,书里有鬼神内容的不一定是神话,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昌明,古书里的鬼神内容已经不太有人相信,现当代作家们写现实主义题材的,很少再象传统评书界那样“戏不够,神仙凑”了,影视界的编导们拍现当代题材的,除了荒诞剧和穿越剧,并没有无缘无故地加上鬼神内容。然而近年来,有这样一种影视剧,剧情和妖魔鬼怪无关,却被人冠以“神剧”之名,而且还是带有贬义的那种。[/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这种所谓的神剧,大多为中国抗日战争题材,具体的剧情往往这样:几个尼姑被一群鬼子汉奸团团围住,尼姑宝剑“嗖嗖”一挥,鬼子汉奸非死即伤,剩下的眼睁睁地看着尼姑们扬长而去,也有的是我方战斗英雄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顽强拼搏,消灭了好多敌人后毫发无伤安全脱险,要么是孤胆英雄深入虎穴威震敌胆,要么是几个抗日志士把大帮日本特高课弄得昏头转向找不着北。总之,只要是正面人物,都是勇敢机智武功高强枪法奇准,只要是日伪一方,都是外强中干的低能儿弱智者,和我方对着干,很少也有占到便宜。至于既不算正面,也很难说是反面的国民党部队和小股势力、私人武装,无非是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在鬼子面前点头哈腰喊“太君”,见了老百姓就趾高气昂不可一世。[/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和文学一样,不管是神话还是现实主义题材,把舞台文艺、影视作品正方美化拔高,同时把反方矮化甚至丑化,世界各国古往今来一概如此,我堂堂大中华也不例外,还堂而皇之美其名曰“艺术加工”。为了增加作品趣味性、观赏性,吸引更多观众,产生更大效益,适当的艺术加工不应该一律反对。然而,近年来,即使是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都存在过度渲染现象,情节之离谱奇葩,场面之夸张火爆,已经远远超过艺术加工的范畴。此等片子,总结起来有“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 等显著特点,被网友吐槽为“抗日神剧”。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看了这些神剧,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大声叫好,有人高呼过瘾。然而,也有某些自谓正人君子的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奋战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如果敌人这么脑残,我方真的象‘神剧’这么厉害,中国人民打败日本还用得着十四年吗”?[/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前不久上网看了几集神剧,觉得确实过于不着边际,于是打开书柜,想看看几回古典名著,权当换换口味。不曾想到一见柜里的《水浒传》等几部书,未等翻开书页,一幕幕“神剧”竟然立马浮现眼前。[/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首先出场的是武松,他酒后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想必读者比我还清楚。想当年咱们的打虎英雄,在景阳冈附近的酒店喝完三碗烈酒,觉得还不够瘾大喊添酒,被服务员拒绝。一问,原来这酒酒精含量高,酒量再大的汉子,只要喝够三碗,哪怕不当场歇菜,走到半路也会醉倒,如果路过景阳冈上醉倒不省人事,就变成老虎口里的美餐。换了别人肯定打退堂鼓,而咱们的打虎英雄偏不信这个邪,只顾直喊添酒。服务员拿他没辙,只得添酒,直到英雄把二十五碗烈酒喝得一滴不剩。[/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按照一般逻辑,武松即使不当场醉倒,也要在店里睡觉一晚,待到明天酒醒再走。不曾想到武松没有听从服务员的挽留,竟然带着满身酒气直奔景阳冈,还很不幸地见到一只老虎。面对着气势汹汹的猛虎,武松不但没有退缩,还主动出击。不料几个回合后,哨棒被打断,武松没有泄气,反而扔了哨棒继续战斗,直到赤手空拳把猛虎活活打死方才停手。[/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能喝二十五碗烈酒已经罕见,还能在走那么远的路后,徒手打死一只猛虎,和当今顶级特种兵相比,可见武松的身手毫不逊色。[/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武松如此了得,假如去巴塞罗那参加奥运会锦标赛,拿几个单项冠军不是易如反掌?此话貌似有理,而熟悉《水浒传》的读者却告诉我们:武松算老几,鲁智深那才叫厉害呢!他在五台山下抢劫了一个卖酒的,把两大桶的酒喝光,就凭这一点,武松那二十五碗酒量还不够他塞牙缝。武松能打死老虎就算厉害?人家在东京时,还能拔出一棵很高很粗的杨柳树呢!不信你去问那帮泼皮和当地居民。[/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方圆八百里的水泊梁山,有本事的头领多着呢。就说那浪里白条张顺吧,可以潜入水底三天三夜纹丝不动不吃不喝,上岸后生命体征正常,当今世界潜水高手也望尘莫及;神行太保戴宗只要往身上贴几张符咒,然后戒晕做法,保证跑得比火车还快;智多星吴用深谋远虑,料事如神,入云龙公孙胜呼风唤雨,亦不过小菜一碟。可以说,这些角色已经不是普通的人,而是游走凡间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这些披着人皮的“神”们要么武艺高强,要么胆大妄为,要么身怀绝技,要么神通广大,都是义薄云天的英雄豪杰,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他们行走江湖纵横四海,把诺大的大宋江山搅拌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他们演绎出的故事,不妨叫做水浒版“古典神剧”吧。[/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神剧元素”的作品貌似不止一部《水浒传》哦,李白笔下主人公的白发可有“三千丈”?庐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高度,有人专门测量过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速度这么快,折合每小时多少公里?[/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想到这里,再想想如今的“抗日神剧”,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之类的桥段,不过是“白发三千丈”、“武松打虎”、“鲁智深拔柳树”等古典神剧的翻版,所谓的“创新”,顶多是一群群当代戏子披上“抗日”的外衣,再加上一些所谓“时尚元素”罢了。[/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由此可见,“神剧”并非新生事物,也不是什么舶来品,而是从古代中国一脉相承下来的。李白的诗吹得天花乱坠,被后人誉为“诗仙”、“浪漫主义诗人”,堪称“古典神剧”巅峰之作的《水浒传》,被现代“砖家”奉为经典入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还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如今的爱国编导们不负众望,继承了施耐庵等文坛前辈的优良传统,拍了大批脍炙人口的抗日神剧,却被某些人恶意吐槽,“涉案剧目”甚至一度被有关部门无情封杀。倘若施耐庵先生等“古典神剧”作家们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2018年10月27日[/color][/size][/align]

勒布农

2018-10-17 09:31:09

[i=s]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28 20:45 编辑 [/i] [align=left][color=#000000][b][size=5] 四:戏说曲高和寡[/size][/b][/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000] [/color][/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假如说,好的人受欢迎,好的东西受顾客亲睐,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好的艺人受观众欢迎,好的作品好的节目就有好口碑,就有好市场。此话似乎颇有道理,然而,屡屡碰壁之后,再细细寻思,才痛苦地发现并不尽然。[/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大凡懂点文学,又有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曲高和寡”这个典故吧。遥想当年,乐师演奏《下里》、《巴人》时,现场几千名观众打着节拍跟着唱和,气氛和现在的当红歌星演唱会类似。到最后弹起高格调,高技巧的《阳春》和《白雪》,“国中属而和着,不过数人而已”。[/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两千多年前的现象,到了今天还是放之四海皆准,可见真理是古今皆然。为了印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不妨做个假设,我们社区做庙会办一台晚会,有幸请来郎朗弹几首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的名曲,再请杨丽萍来跳一支孔雀舞。西方的钢琴和歌剧、芭蕾舞一样,和中国的古琴、书法、水墨画同属高雅艺术,绝对是顶级的阳春白雪黄钟大吕,傣族的孔雀舞也堪称世界一流。朗朗是什么人?顶级音乐才子,世界级钢琴演奏家!杨丽萍的舞蹈功底,又有多少行家胆敢否认?然而,看看现场观众反应,包括本人隔壁邻居的斜眼张三、歪嘴李四、王二麻子在内,想必是满脸冷漠居多。如果花很少的钱去请,甚至一毛不拔去江滨路叫来一群夕阳红文艺队队员,让他们拉个二胡,吹个笛子、唢呐,跳一段广场舞,唱几首老歌什么的,或者叫临江街(本乡镇地名,位于龙舟文化广场旁边)的阿狗阿猫张三李四之流,模仿高佬吴迪演一段“南普”小品,秀一段土话脱口秀,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由上述事例可见,演出场合和观众层次是曲高和寡的主要原因。试想,N个千年前的乐师,如果是在群贤毕至的场合演奏《阳春》、《白雪》,而台下的观众又是王维、李白、李龟年、杨贵妃、柳永、宋徽宗、徐志摩、齐白石、贝多芬、李斯特、卡拉扬之类的风雅之士,或者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如果郎朗和杨丽萍弹钢琴、跳孔雀舞的场所不是我家附近的社区剧场或者村里的庙会现场,而是换成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大家不妨想象一下,现场观众又是何等反应?[/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曲高和寡的原因,还与时代潮流、地域文化、方言差异,以及观众的个人嗜好有关。[/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昆曲是个很古老的剧种,曾经在古代中国剧坛上独领风骚数百年。近代以来,在昆曲的影响下,全国各地衍生出大大小小上百个地方戏曲,京剧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地方戏曲曾经是全国老百姓最最喜爱的文艺形式,其受欢迎程度甚至盖过曲艺、山歌、秧歌舞、舞狮、曲艺、杂技、魔术。现在,一提到京剧、昆曲,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就会浑身起鸡皮疙瘩,更别说欣赏了。当然,极少数有特殊天赋特殊爱好者,或者受过专业启蒙和系统训练的除外。[/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几十年前,民歌和电影插曲风靡神州大地,现在除了上年纪的,年轻人还有谁爱听?稍后,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异军突起走俏大陆,接着港台流行歌曲,尤其是香港粤语歌曲,如入无人之境充斥大街小巷,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大巨星无人不晓,稍后的四大天王更是成了年轻人的心中偶像。再接着,一阵“西北风” 疯狂肆虐大陆歌坛。现在,歌坛上又兴起一阵说“RAP”风,不但新创作的歌多“RAP”,许多早被人们遗忘多年的老歌旧歌也被当红歌手融入时尚元素“RAP”来 “RAP” 去。 所谓的“RAP”,翻译成中文叫“说唱”,凤凰传奇就是当今内地歌坛最有名的说唱组合。[/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如此说来,无论影视还是戏剧、音乐,只要和时代潮流同步的,一定人气旺盛,否则,再好听的歌,再精彩的戏,过时了便要大打折扣。难怪,不仅京剧、昆曲的观众越来越少,全国其他地方剧种也好不到哪儿去,连许多经典老歌也少有人唱了。[/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说到地域和方言,无非是此处喜欢大秧歌,彼地偏好采茶戏,北京人爱看京剧,爱听京韵大鼓,江浙地区非越剧不听,安徽的至爱是黄梅戏,西方人爱看莎士比亚戏剧,中国人爱听相声、评弹;平果嘹歌到了隆安很难找到知音,马山多声部原生态民歌唱给那坡人听,黑衣壮贝侬们不感兴趣,西安人跑到广西来唱秦腔,广东人北上内蒙古秀粤剧,如此不分地域不顾方言差异地瞎折腾,曲高和寡也就不足为奇了。[/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至于个人嗜好,无非是某先生爱听山歌、看戏曲,某女士爱跳交谊舞,某帅哥爱唱流行歌曲,某美女爱弹古筝。还有某些人对庸俗无聊的内容津津乐道,某些人沉醉于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某些人品味低俗偏要附庸风雅冒充内行。个人嗜好因人而异,和某人只爱吃甜,某人只爱吃辣,某人既爱吃甜也爱吃辣,某人既不爱吃甜也不爱吃辣,而是特爱吃酸是一样道理,与政治立场、家庭出身、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出生地域、民族成分无关。[/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曲高和寡的原因,还和身份、地位、知名度有关。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如在衙门里当个科级干部,在机关里当个主任局长之类的,在社会上混出个名堂的成功人士、私企老板,还有财大气粗的包工头、打工皇帝等,随便当众放个屁,哪怕臭气熏天,都有人说其香无比,何况登台演出。不管他演的好不好,唱得对不对,台下总少不了大批拍马屁的。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象一辈子只会种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民,补鞋的匠人,捡垃圾的黑户等底层草根,纵然演技再好也难免受人奚落。[/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知名度也能提升票房和上座率,某些演艺明星伪造绯闻打假官司,还杜撰出所谓的“疑似私生子”之类的“门”,不就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吗?[/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某些人唱歌老爱跑调,也能荣获满堂掌声,某些人即使扮相优美唱念打做样样俱佳,却难免落个曲高和寡的结局。[/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 [/size][/align]

勒布农

2018-10-21 11:15:34

[i=s]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31 14:23 编辑 [/i] [align=left][color=#000000][b][size=5] 五:戏本无罪[/size][/b][/color][/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前央视名嘴崔永元和天价明星范冰冰、著名导演冯小刚之间的那些事,曾经在各大报章杂志、网站上,微信群、微信朋友圈里疯传。这是继揭露转基因食品危害性,和评击范冰冰领取“国家精神造就奖”之后,崔永元的又一大动作,导致演艺界的“大小双合同”等潜规则、“阴阳合同”等偷税漏税隐手段被无情曝光。结果,冯小刚被国人唾骂,范冰冰被税务部门勒令补交偷漏的八亿多人民币税款![/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消息传出,举国皆惊,有无名氏写手出于公愤,用文言文以辛辣的笔调写了《范冰冰传》、《范冰冰补税记》、《冯小刚传》等文,书法家也不惜借用黄庭坚、苏轼笔意和盗用其名号,将之写成仿古字帖,在网上广为扩散,甚是轰动。有识之士更是大发感慨:科学家呕心沥血为人类发展做出多大贡献,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养活了多少人,都没有你范冰冰这么阔过,如此下去,国将不国!而更多失去理智的网友,则不分青红皂白嚷嚷大叫:戏子误国!戏子误国!!戏子误国!!![/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戏子,是古人对专业演艺人员的通俗叫法,官方文件叫伶人、优伶等,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到了现代,由于有了电影、电视、网络等新传媒,戏子的范围,不再是局限于舞台,而是扩大到影视圈和网络上的一切文艺形式和体裁。新中国出于尊重,已经改成艺人、艺员、文艺工作者等,当代人称某些明星为“戏子(如范冰冰之流亚)”,明显带有藐视和贬义色彩。[/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翻开史书,类似记载屡见不鲜:梨园祖师唐明皇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导致安禄山铁骑踏破长安城墙;由于痴迷音律轻信景修、[url=https://baike.so.com/doc/733828-776891.html]史彦琼[/url]、[url=https://baike.so.com/doc/789397-835149.html]郭门[/url]高等伶官,素有军事天才之称的五代皇帝李存勖在一场兵变中被几十个伶人杀死;近代慈禧太后夜夜笙歌乐不思蜀,葬送了大清百年基业。到了当代,某明星有台独倾向,某明星因吸毒被央视封杀等等负面消息大量充斥着两岸三地演艺圈,明星们罢演、假唱、偷税,甚至同性恋、有黑社会背景等“那些事儿”也陆续被媒体曝光,惹得舆论界到处一片哗然,大有不将戏子们碎尸万段,将国无宁日之势。[/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走笔至此,戏子误国的结论似乎成立,戏子们似乎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杀光戏子似乎已经是势在必行。然而,当我(小编)冷静下来细细思量,却得出戏子误国的结论未免过于武断,杀光戏子的做法也不宜提倡。[/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不管是专指“戏剧”的狭义之戏,还是包括歌曲、音乐、舞蹈和当代影视、广播在内的广义之戏,也不管是宫廷雅乐还是民间小调,其最初作用不过“纯属娱乐”罢了。到了现代,戏的原始功能被完整延续下来。村里安龙、打斋、做庙会,请戏班演一两晚,既娱神又娱人,有什么不好?下田地劳累了一整天,回到家里,打开电视听听音乐看看晚会,难道还有错?业余时间,学点京剧、昆曲,唱几句滚花、木鱼什么的,既能传承祖宗文化,也能陶冶个人情操,又何乐而不为之?逢年过节,乡村、社区组织干部、群众开个庆祝晚会,丰富一下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何错之有?[/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戏,不但有娱乐大众的功能,还有普及历史知识,传承民族文脉,塑造正统价值观的功能呢。[/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泱泱大国,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经史子集汗牛充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纵然是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穷奇毕生精力尚且望而却步,更何况平民百姓如我(小编)者。然而,和现代相比,古代社会相对落后,老百姓的孩子不可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识字的人自然不是很多。即使偶有识字的,估计也没几个有耐心读完《二十四史》和大量的诗词歌赋,而戏曲、评弹、鼓书、木鱼、数来宝、莲花落等文艺形式,却因其贴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而在城镇、乡间舞台上大放异彩。它们以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融入本地特有的风俗、工艺、传说、民谣、俚语、曲牌、服饰等诸多所谓的“本土元素”,或改编于历史记载,或取材于本地神话,或从兄弟剧种移植过来,或由本土艺人直接原创,再把外来乐器本地化,最后用本地方言演唱。正因如此,才能毫不夸张地说,传统戏曲是普及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是“居庙堂之高”的精英文化艺术化、本土化、通俗化的最佳诠释,而剧场,不愧是底层民众沐浴经典,净化灵魂的绝佳场所。[/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一出堪称经典的《失、空、斩》,通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三个系列故事,观众们认识了足智多谋临危不乱的诸葛亮、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从而牵扯出《三国演义》这部经典文学著作,和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出《西厢记》,华美的服饰,天籁般的唱腔,摄人心魄的音乐,卿卿我我的才子佳人,演尽了世间的缠绵,给后人留下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岳飞抗金,古代英雄保家卫国鏖战沙场的光辉形象跃然台上,胜过干巴巴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课。书生的斯文、武生的勇猛、无赖的伎俩、媒婆的嘴脸、庸君昏君、侠客豪强、奸臣之奸诈、忠臣之忠直,嬉笑怒骂声里,长袖轻兜之间,急管繁弦之下,诸如大至国家朝廷的伦理纲常,小到市井民众待人接物的准则之类的东西有意无意地悄悄潜入观众脑海,这叫寓教于乐,润物无声。[/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戏,既是娱乐方式,也是文化载体,还是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工具。[/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遥想当年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围困,汉王刘邦采纳谋士的建议,派人在楚军驻地周围通宵达旦唱楚地民谣,终于瓦解江东子弟兵们的斗志,给后人留下一个“四面楚歌”的成语。史书记载,五代有位军旅音乐家,每逢出征前,他总是带着军乐团来个专场演出。官兵们看完演出后深受鼓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势不可挡。抗战时期,利用戏剧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的例子屡见不鲜,一曲《大刀进行曲》唱出了二十九军将士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由著名音乐家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多少热血男儿走上抗日前线,此曲在新中国成立后,甚至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如此说来,广义上的“戏”既然有如此诸多作用,演艺实在是一门高尚的职业,从业者只要技艺精湛,遵从职业操守,必定受到社会的尊重。至于某朝昏君沉溺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导致亡国,那是历史大势所趋之故,非人力所能及;某些编导拍的片子质量平平,那是水平问题;某艺人哗众取宠,不过为了票房;某明星吸毒、逃税,纯属个人品德问题,客观上都与戏的本质无关。戏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只是某些无良戏子道德缺位胆大妄为,践踏国家法度,从而殃及整个演艺圈罢了。[/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4][color=#000000] 当然,此观点纯属个人见解,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color][/size][/align]

勒布农

2018-10-27 20:04:38

[i=s]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0-27 20:05 编辑 [/i] [color=#000000][b][size=5] 结束语[/size][/b] [size=4] 本人(小编)才疏学浅且阅历有限,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的种种微妙之处,种种不解之谜未能一一尽叙。如果把生活比作舞台,或者把舞台生活化,对于既是演戏艺员,也是看戏观众的读者诸君来说,又会有何高见?可否明示一二,给本人(小编)长长见识?[/size][/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