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炮狮舞新春 Swqbauq Hawgoj Cai Ciengmboq

勒布农- 2018-09-17 20:57:13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9-2-6 23:53 编辑

                      古镇炮狮舞新春  Swqbauq Hawgoj Cai Ciengmboq
     舞狮,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广泛应用于官方、民间庆祝新年、新居入宅、商店开业、工程奠基、会议开幕等场面。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甚多,各地舞狮活动的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按照表演风格和狮头造型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狮的狮头造型偏向写实,酷似真狮,表演风格以细腻、灵活、诙谐见长;南狮的狮头造型、颜色、装饰属抽象派,还与传说中的年兽颇有几分神似,表演风格趋向豪爽、威武、勇猛,用广东话来说叫做“醒目”。“醒目”一词含有“聪明伶俐、精神焕发”的意思,因此南狮在两广地区又称“醒狮”。
       我的家乡——距首府南宁大约100公里,地处右江河畔的雁江古镇,也有在春节期间舞狮的习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底,每当华灯初上,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于酒足饭饱之后,聚集到本街的土地庙前。人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或给狮头涂油漆扎胡须,或给狮尾染上颜料,或在彩灯上画图案,乐队总管则给年经的乐手作示范演奏……
       待一切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之际,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一年一度的舞狮活动以万钧雷霆之势,在紧锣密鼓中闪亮登场。
黄昏时刻,舞狮开始了,镇上几条街的舞狮队几乎同时出动,挨家挨户向本街的居民拜年。热情的主人早就备下香烛、鞭炮、饼干、糖果、美酒、茶汤、香烟、利市,倘若有家里人手不够的,还事先邀请了几个帮手严阵以待。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两名虎背熊腰的壮汉光着膀子挥舞着“狮子”, 威风凛凛地领着大队人马飞奔而至,主人和帮手立刻燃起鞭炮毫不迟疑扔向他们。在凛冽寒风中,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狮子”毫无退缩之意,反而踏着锣鼓节拍、节奏翩翩起舞。待到渐入佳境时,还模仿狮子的生活习性,或左顾右盼,或上下跳跃,或匍匐而行,或急速狂奔,或憨态可鞠,或咆哮怒吼。“狮子”的身后跟着五六十人,有的头戴面具,有的脸涂油彩,也有的戴着一顶草帽,都无一例外光着上身,下身只穿着一件裤衩,腰间还系着红腰带。他们手里的道具有三种:彩灯、树枝和火把。各种形象、各种图案的彩灯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鱼形寓意年年有余,星形是吉星高照,画上喜鹊和梅花的叫喜上眉梢,青竹和牡丹表示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也有的写上“财源广进”、“恭贺新禧”之类的吉祥语。带叶的树枝既是表演道具,也是护狮武器,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即将打中自己或者身边的队友时,来不及躲避就用树枝挡住,可以避免被“流弹”炸伤。当鞭炮落在“狮子”身上时,用竹篾、布料、纸张、麻绳制作,还涂满各色油漆的“狮子”很容易着火,担任“警戒任务”的队员立刻用树枝扫开鞭炮,确保“狮子”的安全。火把在旧时是用来照明的,自从有了电灯和电筒,火把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还是作为一种表演道具保留至今。
       鞭炮声越来越密集,烟幕越来越浓,锣鼓声也跟着越来越高亢,这些迹象都意味着舞狮就要进入高潮了。于是,全体队员无不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一边手舞足蹈,一边高呼口号,齐心协力不失时机地把“剧情”推向高潮。队员们和“狮子”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摇动着火把,高举着彩灯,挥舞着树枝,穿梭在滚滚浓烟之中。那场面真是热闹、惊险、刺激,那气氛堪称雁江版的“新春狂欢节” ,吓得在旁边看热闹的外地游客惊出满身汗来。
       渐渐地,鞭炮声稀了,火力减弱了,最后终于停下来了,舞狮队的表演也跟着停下来了。剩下来要做的是,“狮子”在领队的带领下,进入主人家厅堂,对着主家的祖宗牌位行礼叩拜,同时,领队对主人说了很多吉利的话,如生意兴隆、恭喜发财、新春大吉、合家平安等等。主人对“狮子”行回拜礼后,双手奉上利市,还拿出饼干、水果、饮料,甚至整整泡浸一年,俗称“土茅台”的酸梅酒等请人们品尝。队员们也无须客气,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酒量少的队员象征性地呷一小口,主人也不强求。有酒精过敏平时滴酒不沾的,善解人意的主人则倒杯茶汤,又递过一支烟,说声:“师傅辛苦了,饮杯茶抽支烟再走吧。”在主客双方皆大欢喜的气氛中,舞狮队又转移到下一户人家去迎接下一场更激烈的“战斗”。
       这就是家乡一年一度的舞狮活动——现在叫做“炮狮节”,几百年前从广东传进来的,具体有多少年,没人知道,反正历史很悠久。据老一辈老人说,除了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被迫停办十几年以外,新年舞狮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1987年中学毕业后,我曾参加过几次舞狮活动,给力、震撼的场面不止见过一次,但是和民国时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据当年的目击者,雁江社区隆靖街几位老人回忆,那时候,除了四街(也就是现在雁江社区的隆靖、仁慈、安宁、富兴四条街道)都有本街的舞狮队以外,雁江区(民国时期的区相当现在的乡镇)下辖的各个村大多都有舞狮队,人口多的村甚至还有两支,整个雁江总共有十几支舞狮队。每年春节期间,雁江四街群狮狂舞,咚咚锵锵的锣鼓声随处可闻,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舞狮的场面很残酷,参加的男性一律光着上身,主人的烟花炮竹毫不留情往人身上狂轰滥炸。有的炮竹是特制的,里面放了橡皮筋,炮竹一爆炸,烧焦的橡皮筋粘贴在人身上,非常疼痛。按照规定,主人家的炮燃放不完,舞狮队因受不了呛人的烟幕和满身疼痛就离开的话,不但得不到主人的利市,还要遭人耻笑。
       十几支舞狮队中,最有名,最能让后辈人记住的有三支。之所以说他们有名,并不是因为他们功夫了得所向披靡,而是因为有一年他们在镇上舞狮时,为了避免炮竹伤害身体,全体队员都自作聪明穿上短袄或棉衣,还事先泡浸了盐水。
       本以为这样做是“ndaengh rum ok haex(本地俗语,原意是坐在舂上屙屎,引申为稳妥、保险、万无一失的意思)”,没想到开始不久,由于火力超猛,烟花烧到身上点燃了棉衣(浸了盐水的棉衣还着火,可见火力之猛。),很多人受不了退到一边。拿狮头的队员穿的“防弹背心”也被烧了,一见形势不妙,立刻扔下狮头一边跑一边脱衣服,其他队员也紧接着一哄而散。从此以后,“扔狮头”成为临阵脱逃的代名词,那些掌故也被编成山歌传唱至今。舞狮的惊险、刺激、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种种原因,这项集民俗、体育、杂技、娱乐、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活动,在建国后渐渐失去了人气,文革期间还被取缔。1979年春节,停办了十几年的舞狮活动又重新出现在雁江街头,然而,规模和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及民国时期的了。
       究其原因,一是活动恢复以后,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已经辞世,健在的因为害怕被扣“帽子”而不愿参加,导致许多传统排场和高难度技巧频临失传,造成人才断层;二是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和卡拉OK、小品、交谊舞等文艺形式大肆冲击,舞狮活动并未相应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对年经人缺乏吸引力;三是交通便利,人们可以去更远的、更热闹的地方玩耍;四是陆路交通发展后,水路优势被削弱,盛极一时的商业古镇失去昔日繁华,单靠民间力量已无法维持原有规模,加上政府不重视,能坚持下来已经不错,更别说做大做强了。
       因此,舞狮活动虽然年年搞,却是一年比一年惨淡,以致于许多在外工作多年未回家过年的雁江人都误以为家乡的舞狮活动早已绝迹。与此同时,与“雁江炮狮节”相类似的“宾阳炮龙节”却办得红红火火,“炮名”远扬。
       看到“宾阳炮龙节”入选国家级非遗,名扬海内外,亲睹其盛况,再对比家乡冷冷清清的“炮狮节”,许多雁江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有捐钱捐物全力支持的;有直接向地方政府提建议的;有在报章杂志上撰文,呼吁“重振雁江炮狮雄风”的;网友奔跑的蚂蚁甚至在网上发帖质问:“我们也有类似宾阳炮龙节的活动,作为古镇雁江人,难道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在雁江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后,2012年,地方政府终于决定:把这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文体活动打造成类似“宾阳炮龙节”的,强大有力的地方文化品牌,并定名“雁江炮狮节”。同时,作为非遗项目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
       家乡的“炮狮节”,历经几百年辉煌鼎盛之后,又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坎坷之路,终于走出低谷,迎来了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雁江,这只右江河畔的雄狮,正在迈开大步,重振雄风,屹立壮乡,威震群雄。

黑马23

2018-09-17 21:20:4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