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少少话农村
近期有事回农村老家住了几天,感触较深。与记忆中一二十年前的农村相比,改变的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居民越来越少了。记得十多二十年前,每次回老家,从村头到村尾,来来往往碰到的乡亲不少,打招呼都来不及。现在村里大点的小孩多不在村小上学,去镇里城里了,进村常见到的除了一些嬉戏的幼童,就是老迈之人。能干得动活的五六十岁的人,虽已划入老年人队伍,仍需下地劳作,因为本该做这些活的中青年人都外出务工了,六七十岁老人自认为还干得动,不愿意闲着,也不得不承担起这份工作,所以闲待在家的人很少。比起二三十年前老人在家含饴弄孙,青壮年在田间劳动,现在留守农村的老人普遍感觉比他们的前辈更辛苦。现在农村的主人是老人、妇女、小孩和狗。因为人少,家家爱养只猫狗做伴。
草木越来越多了。小时候,每到寒假,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和母亲到十公里外的山上割够一年全家用度的草柴,这里因为全家七八口人,还养殖几头猪,所费的柴草实在不少。所以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堆高高的柴草堆。现在每家每户没几个人了,又不养猪,每天煮饭不多,且为了清洁,都是用电用气,没人烧柴草,所以田垅间,山坡上一年半年就能被草木占满。我们小时候上学常走的路,现在早已草木葱茏了。
讲方言的越来越少了。在村子呆久了,我吃惊地发现,用方言交流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是十几二十岁以上的孩子才会讲方言,十岁以下的小孩子很难用方言从头至尾流畅地表达。这么看来,方言会不会逐渐消亡?也许,不久地将来,方言会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讲普通话的越来越多了。幼儿园在农村普及,使得现在的农村小孩子在语言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好好掌握了普通话,连带着留守农村照看他们的祖父母也只能说起了普通话。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外嫁女越来越多,她们不是长期持续生活在家里,没有学会当地方言,只能用普通话与家人孩子及乡亲们进行交流,这样,农村中讲普通话的就越来越多了,不象早前的妇女,嫁去外地或外民族,必须尽快学会当地方言,否则无法融入夫家生活。
主粮存储越来越少了。往年这时间回农村,家家屋里都堆积刚打下的稻谷玉米,现在这些基本都不见了,堂屋里清清爽爽有如城里人家。主要原因一是家里人口少,只有老年人女人在家,劳动力不足,种不了那么多田,再说种粮又不赚钱,所以一般只种一季或是一两亩,够吃一两年就行;二是现在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粮商直接到田头收购,省去了广大农户存储粮食的麻烦。
水果杂粮越来越多了。记得小时候,能吃到的水果只有本地产的应季水果,就是那些易种易活的芭蕉、番石榴、龙眼、柚子之类。现在的农民,家里苹果、雪梨、芒果、菠萝、荔枝、黄皮果、花生、板栗、绿豆、芋头、甜玉米等等,很是常见,一则是家里生活水平高了,又只养一两个小孩,吃得起;二则是没有劳动力,闲置的小块地多,种不了粮食,又不想让它荒芜,种些果类杂粮,打发闲地,也打发自己的嘴。
粮耕地越来越少了。缺少劳动力,粮耕地,特别是小块粮耕地荒芜或非粮化,这是粮耕地变得越来越少的原因。但是占地建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自建房,小城镇建设,工业服务业向农村转移,这些都占用了许多耕地。许多房子直接建在肥沃的耕地上,因为这里更平坦,交通更便利,建设成本更低,建设者利益可以达到最大化。只是他们有没有想到,在科技这么发达的现在,平整一块地,打通一条路,远比建成一块沃土更简单省事,也更有历史长远意义?
空置房越来越多了。不只城里有鬼屋,现在农村也有许多不住人的房子。除了举家外出务工导致房子空置,许多农民明明在城里买了房子,却还要回农村建房。原因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想要在家乡有个落脚点,毕竟走得再远,大多数人际关系还在老家,一年到头若有红白喜事得要回来,逢年过节,特别是三月三、清明节祭扫先人也需要回来;有的是故土难离,预备着年老后叶落归根;有的是为炫富;有的是为占地盘;有的是要面子,怕老家房子太破败,乡亲们瞧不起,说闲话;有的是迷信风水,觉得轻易抛弃祖宅是不敬祖先,会不旺家宅,不利后代,等等。所以现在农村人哪怕在城里买房了,一年到头没回来几次,也要在老家建个房,富人尤甚,导致农村房子空置率越来越高。
农村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快,国家几十年改革硕果累累,而获益最大的应该是农村,是农民。当前农村发生的这些变化,好的自不必说,但是一些不利于长远发展的苗头,我们自然不应视而不见,而是要引起警觉,因势利导,促进农村长远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