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得
[i=s] 本帖最后由 老得 于 2015-9-10 17:14 编辑 [/i]
[size=4]菩萨蛮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韵 中平平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韵
共四段,每段押不同韵。
七[color=#0000ff][b]十[/b][/color]风雨书山路,青峰万[color=#0000ff]千[/color]栋梁树。芊蔚艺园林,萋萋芳草萦。
望前程[color=#0000ff]征[/color]路,岁月峥嵘赴。乘意志风[color=#0000ff]发[/color],创辉煌腾[color=#0000ff]达[/color]。
诗写得很好,但既然标为古体词,那么应讲些平仄。带彩的都不合平仄。“发、达”普通话念平声,但古韵属仄声,讲白话的人可体会。
并非挑刺和自我炫耀,只说看法而已,请谅。因为误导年轻读者和爱好者也不好。[/size]
若风
[quote][size=2][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91962&ptid=386354][color=#999999]老得 发表于 4 小时前[/color][/url][/size]
本帖最后由 老得 于 2015-9-10 17:14 编辑
菩萨 ...[/quote]抛砖引玉,立杆见影。谢谢教导。
那时风,那时云
[i=s] 本帖最后由 那时风,那时云 于 2015-9-11 21:47 编辑 [/i]
看了老得之言,颇慨!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毕竟盛誉一时的清词对民国时期的文人影响很深,甚至毛与御文郭等不例外,从何而起,诗或词竟那么遥远,足见国学之痛,历史我不多说。
那时风,那时云
[i=s] 本帖最后由 那时风,那时云 于 2015-9-10 22:59 编辑 [/i]
广韵,切韵之类韵书,可以了解,现代文学坛,诸如中华诗词论坛,大多遵循的规则是:古韵、新韵两轨并行,即是说,格律,押韵,可用古韵,或新韵。
而古韵,诗,则以平水韵,词以词林正韵为依据。
那时风,那时云
[i=s] 本帖最后由 那时风,那时云 于 2015-9-10 22:42 编辑 [/i]
新韵,实在是对古诗词造成的损害有多大,不得而知。
譬如诗韵新编与中华新韵类同的新韵,把原为入声的字分解化入他们认为该属的韵部。
无疑造成新古韵的冲突,可怜是,害了多少名诗名联名词。有一点,如中华新韵,以汉语拼音为基础,初学者大多认为易入门,易学,而恰是这点,长远而说,对诗词与楹联的害处更多。
那时风,那时云
[i=s] 本帖最后由 那时风,那时云 于 2015-9-10 22:52 编辑 [/i]
望前程征路,岁月峥嵘赴。乘意志风发,创辉煌腾达。
毛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经典之外,后两句则是政治类励志句。
鉴于此,有好古诗词者,空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