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东老顽童 于 2010-9-15 13:04 编辑
好些个网友建议我说说凉茶铺的故事,盛情难却,只好搜肠刮肚,找出些陈谷烂芝麻,凑成一篇。能否令您满意,我心内也没谱,但尽力了。
先说几句题外话,由于连续说了许多平马旧闻,有网友评我为“街特”。我觉得这是个稍带贬义的词,涉嫌“地头蛇”或“街霸”的味,是对我的误读。我是一个从不管闲事的人,至今也从未与街坊四邻红脸吵架,信奉“做好自己的事”为本,且一以贯之。
凉茶铺如今成了许多田东人味觉和心头的记忆,也成了平马的一个地标。到过凉茶铺的人,比参拜过“苏维埃”的人要多得多。虽然“苏维埃”现在不收钱了,但更多的人,却宁可掏钱去凉茶铺光顾。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差别。
凉茶铺的老屋,砖木结构两层,瓦面。原主人姓朱,名业祥,不知祖籍何方,只知道解放前后均以贩运木头为生,最远去过柳州贩杉木,在平马街也算一老“闻人”了。解放后大家都知的原因,生意不做了,房子就租给了“周家济”,专卖凉茶。那时“周家济凉茶”名动平马,生意极好。”周家济凉茶“先后换过几个门面,一直做到了1957年公私合营前后。
周家济之后,另星小贩们组成的“合作店组”接手续租并继续卖凉茶。那年代,私人生意是被禁绝的,只有起码是被组织起来的,哪怕是小集体,才能做些此类“服务型”的小生意。
1977年,朱家后人不知何故不能守此屋,2800元卖给了合作店组。如今看来,可惜了。
老凉茶铺房屋易手之后,逐渐更新为目前的新两层。也是那时起,卖凉茶兼卖米粉。
凉茶铺的生意很好,我觉得主要靠的地利,也就是平马话“岩脚步”。凉茶虽然并非秘方,有心者随意找个老中医,开一剂凉茶,把药方拿到手,就学会了。问题时,吃了一碗干捞粉之后,再来一碗凉茶,很惬意,两者相得益彰,生意就好了。
粉的味,除了干捞粉的芡水有特色,其他都很一般,而且许多人非议过“米粉的量”实在太薄,吃碗二两下肚是没什么感觉的,我确有同感。但由于位置太好,虽然食客们有赞有弹,每天早上7—10点,一般都要排队等,有时连坐位都紧呢!
凉茶铺是大概1995年之后,生意才开始真正火起来了。之前收入不够好时,还有人退出开店单干。后来成了香饽饽,但庙小和尚多,为了都能分到一杯羹,他们轮班制。每班5-6人,分三班,每班做10天,每人大约可分2000元左右。几年前我曾留意观察过,他们每天进8——10萝粉,每萝100碗,一天就800-1000碗,每碗赚一元,这数就有得算了,加上凉茶,每月纯利4万元,除了提留、上缴,分到手的真金白银很实惠了。可惜僧多粥少,排排坐,吃果果,想多做多拿,只能是做梦。有人偶尔因事缺勤,临时找人代工,付了50元,自己还有150元入袋呢!这样好的日子,可惜每月只有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