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东老顽童 于 2010-10-23 16:59 编辑
写了一篇“上高圩”的故事,有网友以为我是上高圩的人,还希望再说说下底街,于是就只好再说说下底街的圩亭。
解放前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平马街只有上下两个圩亭。
下底街的圩亭,较之于曾经是很繁华的商业区下底街来说,只能用“不匹配”三个字去解读。因为它太简陋,而且一直都那么简陋,却没有任何一届ZF试图去改变过它。
老的下圩亭,位于我至今仍记不起名字的一条小巷旁边。从中山路尾左转下坡,过了“三牙桥”不远处再右转,进小巷前行50米,就是下圩亭了。
下圩亭的范围,只能用“逼仄”二字形容。左边是一间挂有“田东县文物保护单位”牌的破旧老房,据说是与苏维埃相关。这可怜的文保单位,真是实至名归,与我们心目中“苏维埃”们毫无二致;右边是平房民居。左右均毫无间隔空间,长宽各为三十米左右,两栋紧靠着,几排砖柱撑起经常漏雨的瓦屋面,还有几张用油腻不堪的水泥板搭成的猪肉台,这就构成了解放后还沿用了三十多年的“圩亭”。老爷们的“政绩”于此可见一斑,可惜从无笔杆子们歌功颂德,只好由我絮絮叨叨地乱说一通。
圩亭太小,只能容下生、熟肉摊。青菜和杂类,就只能沿小巷一直摆到三牙桥的街道边上。虽然如此,那时候很繁华,买卖的人们也没觉得不方便,因为那时没有城管、也没有工商的骚扰,是真真正正的“自由买卖”。
每天清晨,四平、升太种菜的人们,经横水渡上一牙马头,络绎不绝地挑着菜担进入阵地,满街响彻“老娘”们的平话,一街两边摆满了绝对够新鲜的时令蔬菜。木帆社渔民们的鲜鱼,要稍晏些,大约9点之后才陆续来到,因为抛网下钓,一般都是通宵劳作。每年的4—6月,春雨初潮,百谷沆、右江河涨水,“蹬网”的好手们斩获良多,大鱼小虾,目不暇接,新鲜又便宜,且绝对环保。买菜的老少“爷们”或“娘们”,都各自手提菜篮,铢锱必较地慢声细气地砍价。人多车少,倒也相安无事,各得其乐。
圩亭虽小,也催生了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小巷内和乐善街两头,不少人家做开了门口生意。作登婆秀姨的卷筒粉、灌猪肠、九层糕,卖出了一栋前后进的三层小楼;“了新”的烧鸭在此卖出了名,至今还是叫得响的品牌;“任记”牛杂清爽美味,从过去每天下午只一面盘的货,到如今在“图书馆”开起了两家面馆;海清两口子从家门口的小杂摊,成了如今中山市场专职“鱼生”档的老板。
84年左右,圩亭的摊档曾全部搬上自工行大门口一直过红旗桥,延伸往百谷村方向的街上,热闹了一两年。后来据说怕小桥不堪重负,怕出事,又搬回原址。
96年左右,服务公司拆除了旧米粉厂,还拆了许多职工宿舍,自己投资建起了中山市场。这市场虽好,但可能与工商局沟通不了,牵扯到利益纷争,一直没能火得起来。后来协调好了,旧市场拆了,沿街也不准摆卖了,中山市场热闹了。但刚过两年,一个名“阿影”的女人,在经营粮食商场之后,又改造了中山市场。原来的肉菜摊位,全部分隔装修改为小百货门店,肉菜摊被搬到里边与旧商业局混在一起。今年三月回田东,看到原中山市场旧房改造,已夷为平地。下底街圩亭真象命苦的女人,一再改嫁,居无定所。
因此就有了题目:颠沛流离的下底街圩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