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亭是平民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
即使是在极左的“文革”期间,由于那时农伯们还有政策开恩允许保留的“自留地”,此外还有庭前屋后散养的鸡鸭;也还由于那时的“极左派”们除了有极左的高调,也还同时拥有极好的胃口,虽然从过去的三日一圩,曾改为五日一圩、七日一圩,圩亭们还真的没有谁敢封停过。
平马街的老地名中,有“上高圩“、”下底街“。
“上高“指的是”庆平街一带,由于有个老圩亭,就简称“上高圩”。一直到现在,即使新建了“庆平农贸市场”,但很多平马人还说:“去上高圩买菜”。可见老地名在人们心目中的“根深蒂固”。
我的记忆中,上高圩亭是五十年代就有了。记得共三排,每排两栋,砖柱瓦面泥地。所占面积基本上跟现在的“庆平农贸市场”一样。早期圩亭中的案板很简陋,四根埋在地下的木桩,撑起排放在上的几块木板就成了。可能是到了七十年代之后,才陆续改为砖柱水泥板的。
六十年代物质最匮乏的时候,圩亭冷清清的,不要说人,苍蝇都没几个。那时粮食、肉类、甚至蔬菜都是奇缺品。偶尔有高价食品供应,食品公司三十元RMB一只鸡,饮食服务公司三十元一个饼,这真是天价啦!需知那是普通职员一个月的工薪呢!但也有买来吃的,但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好过饿死!
七十年代之后稍有好转,肉、菜都有上市了,也有胆大的农民偷偷拿米来卖,但这可是他们在生产队分得的口粮呢。不卖没钱花,卖多了自个只能吃粥。即便如此,也还有当时的“革委会”组织民兵去查处没收《当时没有工商局》。农民养猪实行“购一留一”,平价卖一头100斤以上的猪给食品公司之后,才能拿到一张“准杀证”。自己养大另一头之后,才能凭这证杀猪上市卖。但偌大的上高圩,每天也就3—5头猪上市,也不好卖。经常见夏天很热的下午,卖肉的手拿一根带叶的树枝,驱赶闻臭而来的苍蝇。当时市场猪肉每斤1.20元,但买得起、常吃肉的人,真是很少。因为1.20元,是一天的工资了,如果是学徒工,每天才0.6元呢。
上高圩最繁华的年代,当属八十年代之后一直到“金穗市场”开业之前。农村分田到户之后,各类农产品一下子象变魔法似的充斥了市场,粮、油、菜、肉、禽、蛋、鱼、小农具、中草药、烟叶烟丝等数之不尽。每逢圩日,从牛行街到上高圩,依次一直到文化馆的“南华街”两旁,都摆满了各类小摊,满街都是人。我们上班一族,也经常偷空结伴“去趁圩”。即使不买,看热闹也挺好玩。
上高圩的繁华,也催生了附近住户的生意,其中有不少做的是“进口”行当。卖粉出了名的,有“阿波”的生榨粉,“来苏”的狗肉粉、鸭肉粉,辛东的螺蛳粉,还有横街路口旁边的烧鸭粉,他们做的是“街上人”的生意;也有许多是专做农村生意的。一位绰号“肥仔”的玉林人,租了“粟”姓人家位于圩亭边往“芒果街”斜坡边的小门面,也是卖粉,生意“好得不得了”,食客都是农村来趁圩的。他的秘诀是:死猪、病猪肉烤制的烧肠,但也好看好吃;从米粉厂购进的碎粉稍多的米粉,便宜就可大碗地打粉。“十大九不输“,只要量大够饱肚,农友们都很高兴。屋主见他生意太好,租期到了不再续租。”肥仔“对四邻说:”我做三年也够了,赚了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