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东老顽童 于 2010-7-21 13:56 编辑
回到田东需打的时,无论是出租车或三马仔,只要说:“去批发街。”车夫都能轻车熟路地把我们送到家们口。
“批发街”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直俗称为“后尾街”。这条街的所有房屋虽然门牌上都标为“中山街”,但由于另有一条与之平行并排、旧时仍为平马商业区的街也名为“中山街”,为了易于区分,可能也带有某些歧视,不知从何时起,平马街的人们就把这小的“中山街”俗称为“后尾街”—大中山街后尾的那条街,平马人的睿智于此亦可见一斑。
85年之前,后尾街还是泥路,也没有下水道,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都自家中排出街道任其横流。好在那时的私厕,都是各家在屋后埋个大缸、或是挖个大坑,上置俩木条作蹲位,四周围上茅草编成的篱笆,还有一个歪歪斜斜的“门”。这就构成了现如今雅称为“盥洗间”或“洗手间”的房屋设施了。每天都会有附近农户,挑粪桶到各家掏粪,用作肥料。所以就没有粪水出街横流的尴尬事。过去夸奖某人很老实,有时会说:“佢至老实,担屎过街都某偷食。”此俗语即是由那年代常见的街景衍生而来。
1985年起,个体商户的迅速崛起,而平马街上又还未有较成规模的交易市场,为了安排需求旺盛的个体摊户,县工商局征得县府支持,整修了后尾街。街道两边修建了下水道,路面也铺设了水泥,有了点“街”的样了。之后又在街的正中,搭起了铁架和纤维瓦面的简易商棚,为许多经营服装和布料的个体商贩撑起了一个门面。
不要小看这么一条小街和如此简陋的商棚,之后十年这条街的生意,用平马话来说,叫“好得不得了”.那时每逢平马圩日,或是旧历年的前俩月起,街道两旁人流如鲫,形之为”摩肩接踵“并不为过。很多后来发家的人们,在这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条街人气旺盛之后,大概88年起,就陆续有人或租用、或自用开起了批发店。那时的生意,只要你敢做,就会有得做。古时候有句老俗话“竖起招兵旗,就有食粮人“,其意颇与此相近。即使是从未做过生意的老头老太太,随便不知从哪进来些极漏嘢、自来水兑色素、香精、糖精而成,装在塑料瓶就成了的”饮料“,也好卖得不得了。
批发店开多了,难免鱼龙混杂。当时的工商、技术监督局等监管也不到位,也让一些奸商赚了不少昧心钱。有个湖南来租屋开批发的,与我混熟了,也有些“秘籍“私下透露。例如他批发的药品,是从南宁进来的假药,来货时是散装,有几种形状的药片。视客户需要,就到小仓库中分装到不同的贴有小标签的药瓶中,就成了标签标名的药。利是暴利,也没见吃死过人。也可能不少吃了这些药的病人过后也痊愈了,他们不知道是体内的免疫系统起了作用,还以为是这药”灵“呢。湖南人货都卖得很便宜,看似利很低。其实他们的窍门是:记单时有意记错、加大某货的金额,大概掌握在客户不易察觉的幅度。许多粗心的客户,回家后很少复单的,因此累累得逞。即使偶有被发现,只需说”算错了,对不起“就OK,接着还能做下一单呢。
批发街的故事可多了,如果您喜欢,以后我再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