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我那年迈的外婆
中秋的月光如水,桂花绽放,淡淡飘香。我那老去的外婆,一定静静伫立在老街的牌坊下,淋浴着一轮轮皎洁的明月。呐喃自语:
外婆说,你如果决定了,就不要留恋云卷云舒的平淡生活,想看外面的天空,就必须像天空的苍鹰一样,离巢万里,搏击长空。
外婆说,如果你在十字路口遇到了挫折,你要放眼天下,那浩浩荡荡的尘世纷争中,每条路的尽头终点都一样,不一样的只有曲折路上的那些坦轲曲折和结果。
外婆说,你要泯灭思念,把爱恋寄托于远山近水间。
外婆说,当你迈出左脚,右脚即会踏遍河山,迈过千山万水,但左脚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
外婆说,当霜白秋黄的季节来临时,她都会在街口等我,一直等到我回来。
你不来,我不敢离开;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回忆深处,白驹过隙,老街里的故事,就如琉璃瓦檐的滴水,断断续续,外婆的故事已经寂寞了一季又一季。那是她整个岁月里提炼出的精华。而我读懂她,却用尽了我一生的所学。
儿时,总喜欢想着外婆的小脚,怎么和她那些睿智的大道理如此的矛盾,想着想着,就沉睡在外婆的怀里,和着这些大智慧融进甜美的岁月中,在外婆的白发上,留下一丝丝的洁白。
凝视老街的天空,多少次的盼望,依然没有我翩然而至的身影,外婆是否还拄着拐杖屹立在无尽的思念中,泪落青石台。伴着如盘的明月,细细地揉捻丝线,又为我的不归编织一个个的猜想。
春走夏至秋来,我总在外婆的思念下,走过了一座座的城市,唯独家乡的小镇,依然在我人生旅途的前方。
外婆曾说,向往私塾里早读晚背的感觉:可以坐拥四书五经,谈古论今,膝下的小脚,偶尔可以放纵的奔跑;可挥毫舞墨,掌烛西窗……
于是,沿着老家蜿蜒的巷口,翠林深处,僻静清幽的小屋里外婆手把手的教会了我古老的磨墨艺术;在花梨木的案台上,我寻觅到了练习书法的乐趣。这里,没有留着花白胡子的老先生,也没有庄严戒尺;但有外婆看着我那慈祥赞许的目光,以及那些装订整齐古旧的经典书籍,在青灯的流光里古卷书香盈怀。
偶尔,疏雨摇碎窗外的一夜寂静,雨如丝,意如境,坐在屋檐夜幕下的外婆,更尤如讲学疲倦的饱学鸿儒,古旧的老屋由此书香声色……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饱学诗书的智者,一个带给我牵肠挂肚永远无法淡忘的老人。
岁月如梭,这个老人依然每天准时站在街口遥望,惆怅的双眼里,充满期望的热情。期望在中秋里,能为引以为荣的外孙最后沏一壶馨茶,研一砚情墨,讲一卷古书,让眉宇间的思念,不经意地飘落在我的手心;或是双手相扶,静静的、静静的走过老街,让夜色迷乱的繁星也变得那么的单纯,拐杖点击附和着童年的笑声,在岁月的涟漪中蓦然荡漾,随着涟漪伸展开,慢慢的、慢慢的,转眼化为脸上舒展的皱纹,瞬间延展成我灿烂的青春……
如果回去,我会在老屋里为外婆解开因思念而结起的华发,大声的朗诵外婆最喜欢的诗人王维的诗歌,与她相叙共享,这些年志在四方的快乐,共赏月夜思念苦;陪她再谈诗书,论五经,露桥闻乡音,忍泣而歌; 任由外婆的瘦骨身躯咏出婉约诗词,任我凌乱的语音舞碎乡音的音律……
如果我回去……
引乡音长啸,话久别而重逢,外婆说的每一句嘱托-----韵意太深-----深得我一直在回家的路上还在体会,体会到我的来生……
沿着老街青石板地面的追溯,外婆身影早已苔迹斑驳。遥远的我,在愈行愈近故乡的脚步声里渐渐步履阑珊,难道见上一面,就可以慰藉那永远无法替代的亲恩!
在很多的故事里,看到别人文字下的外婆总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而我的外婆,确是那么的真实,让我在清冷的秋夜里,打开了尘封不了那无尽的思念,知秋无情的落叶如片片的思绪,轻舞在空洞的心头,真可谓: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秋霜,又一次的凝结在我的心头,融化在我归家的炽热想法里-------
外婆,一次一次的浮现在我眼前,涌现在心里。也许,外婆现在又在老街的街口,轻声的呼唤着我的乳名,一次又一次的用拐杖轻声击打青石板的地面,产生的音符,在这个秋夜里,震撼了我的思念,产生了无限的共鸣。
倾心的养护,成就了我美丽的人生,却只能换得外婆一生的孤独;
外婆虽然坚强,可无情的岁月,依然无情的摧残着每一个老人时日不多的岁月.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我归心似箭,但想到外婆如果知道我是丢下工作回去的,带给她的只能是无限的失望和不安,写到这里我依旧在努力地说服自己;善意的谎言算不算是种欺骗,我茫然,我顾虑,我彷徨,直到中秋的来临,不需要谎言的掩饰,我踏上归家的路,一直伴着思念同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借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抒发长夜伶仃的苦闷,相思泪,对外婆尽是点点滴滴的想念。
前尘往事,散若云烟,笔下只有真真确确的思念情。